2025年01月10日

反思| 如何帮助基督徒走出抑郁问题?

作者: 沐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1月06日 12:35 |
播放

如何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健康的呢?大概在1948年左右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个人在身体(生理)、精神(心理)和社会功能(社交)三方面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心理和社交也是正常的才是一个健康的人。近些年来,许多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出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根据许多情绪健康调查显示,大概每十个人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这种心理疾病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外在的表现,而是当遭遇一些痛苦或打击时,这些心理疾病会体现地比较明显。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心理病之一。而且抑郁症的发病人群不仅仅只有非基督徒,基督徒群体也会照样发生。因此,我们要对抑郁有正确的理解,不要用偏激和极端的眼光看。对于基督徒而言,人生同样会遭遇各样苦难,即使蒙主赐平安,自己凡事亨通,但也会面对与亲人挚友的生离死别,难免会忧伤难过,心生抑郁。况且,常常爱得越深,伤痛也就越深。其次,现今医学虽然没有完全地讲明各类精神心理病的原因,但有些因素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原生家庭、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等因素。其实基督徒也是血肉之躯,身体器官患病,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基督徒患上抑郁症,并不一定代表灵性软弱或神不喜悦,也可能是心理健康出了毛病,需要心理医生干预或药物治疗。

而教会作为一个医治的群体,弟兄姊妹又应如何面对患有抑郁症的肢体或来寻求帮助的信徒病患者呢?在这里,笔者有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1,合理看待。抑郁症不是罕见疾病。正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是人们的常见病一样,抑郁症是脑部失调所出现的情绪或精神上的症状。我们应该对此有基本认识,并以平常心面对。

2,不要过度夸大或过度解读。要用同理心了解,积极聆听,让被辅导的人觉得自己被了解(注意的是:对方的思想行为若变得负面消极,是受病症影响,我们不必盲目赞同,而是要积极鼓励疏导)。

3,多聆听、少责备、多鼓励。即使对方说出不愉快的事,我们也可以从正面的角度去看、去思考这事,帮助被辅导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不愉快的事。

4,量力而行。辅导者要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善于使用好的协谈技巧,免得情绪被对方影响,出现耗尽的情况。一般来说,为避免产生误会或移情问题,由同性作关怀比较适合。如当事人情况严重,例如有自杀倾向的,应当向专业人士或医生求助。

5,要尊重隐私。要了解被辅导者是否介意病情公开,若被辅导者同意公开,才可以告诉别人或公开在祈祷会代祷。

6,教会层面,教牧同工需要有基本的心理疾病的常识。其实教牧同工要对情绪病有基本的认识,以免把问题属灵化,认为不必药物治疗,反而延迟了医治。另外,若教会有条件可举办有关讲座或课程。教牧同工可制订机制,例如成立关怀小组,辅导与支持抑郁病人,且建立支持代祷的网络。在病情恶化时,可按危机处理机制,适时应变,与家人合作,既能互相配合,亦是见证的机会,让家人和教会建立关系。

所以,教会群体透过了解、支持、代祷,与抑郁者同行,便能活出基督的爱,实践祂的教导和托付。这样,不单是抑郁病人,就是患上其他身体及精神病患的人也可在教会认识耶稣基督,藉见证、圣灵的工作,得到最终的医治——永生和身体复活。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